今天是: 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站内搜索:  

协会新闻

襄阳要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新闻 > 襄阳要闻
我市召开“交产城紧密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研讨会 加快“交产城”融合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我市召开“交产城紧密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研讨会

加快“交产城”融合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召开“交产城紧密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研讨会。大家聚焦城市和交通、产业融合发展主线,围绕“如何发挥交通优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如何以产业为纽带,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如何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将生态环境改善与完善城市功能结合”等方面献计献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郭轶博:襄阳是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货运物流业发展对襄阳发展意义重大。襄北编组站是排名全国前列的铁路枢纽,铁路物流基地、传化公路港基本成型,小河港正在建设,但是,襄阳现代物流业还存在“小、散、乱”等一系列问题,货运物流对本地社会经济带动作用尚未发挥。要加快将物流空间具体落位,细化布局,强化集疏运,提升物流空间价值与产出,通过整合促进产业发展,大幅提升货运物流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曾海川:襄阳要结合支柱产业,特别是与物流紧密相关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产业,依托枢纽谋划新兴产业发展,围绕枢纽合理布局物流与产业园区,研究布局物流园区,精准识别规模尺度与耦合格局,以交通优势支撑产业壮大,带动区域与经济发展。

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陈方健:融合是“交产城”发展的关键,襄阳在实施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和交通物流发展或规划时,要全面综合考虑;找准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契合点,突出补链强链延链并重,推动交通运输“上下游、左右向”产业协同联动,深化交通与关联产业的协同融合,发挥交通运输的聚集作用和通道效应;建议借鉴“互联网+”的模式,逐步推动并形成“交通+工业”“交通+旅游”“交通+商贸”“交通+农业”“交通+物流”等融合模式;建议借鉴随州香菇产业发展经验,结合襄阳本地实际和交通物流现状,走专而精的路线,培育1至2个优势产业集群或园区。

湖北文理学院教授陈道斌:建设襄阳都市圈,交通要先行。襄阳要以“大交通”理念来谋划、建设、经营交通,抢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机遇,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机场和航道等交通建设,构建公路大网络、扩建公交大平台、筑建铁路大动脉、重建航运大体系、搭建航空大走廊、铺建能源大通道、拓建邮政大流通,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同时,要统筹谋划襄阳“大交通”,注重各类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合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合作共赢,充分发挥交通最大效益。

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善主: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历程与交通区位和设施条件息息相关,交通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兴衰。襄阳要抓住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机遇,以提升襄阳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为目标,做好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构建优势明显的综合交通设施,布局高效绿色的城市交通体系。

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王道智:襄阳要立稳高中教育办学优势和品牌,发扬发挥优势;培育特色,稳步推进襄阳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扩建,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中高职教育专业品牌;强弱项,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固底板,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补短板,持续推进尹集大学城建设,完成湖北文理学院迁建,促进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校区和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的落地运行,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高校,让教育和城市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宋武勇:要继续夯实公共文化服务“硬”基础,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大文体惠民力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软”实力,同时要加强与南阳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持续巩固“襄十随神”文旅联盟工作机制,开发“大美鄂西”精品旅游线路,将大型文化交流、体育赛事扩大到汉江流域,辐射周边城市。

市经信局干部王坤:襄阳要优化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吸引更多劳动力就业,带动人口聚集,消除人口聚集的制度障碍;以唐白河航运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汉江航运中心,加强襄阳与南阳的经济联系;推动生产生活服务业做大做优,大力提升教育、文旅、医疗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发挥交通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我市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商务局干部赵坤:襄阳要锻造长板,充分发挥襄阳铁路物流资源丰富优势以及襄阳作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对接沿海港口及外地中欧班列运营平台,通过合作共商、资源共享,推动更多外向物流大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营;加快推进自贸区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加快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推动公路货运枢纽、铁路场站等各类基础设施无缝衔接,提升发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产业是物流的基础,利用襄阳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不断提升襄阳对外开放水平,形成产业带动物流、物流支撑产业发展的良性局面,进一步壮大外向型经济规模。

市交通物流发展服务中心规划科干部尹青程:襄阳物流区位优势明显,物流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枢纽设施发展不均衡、集约化程度不高、规模效应难以充分释放等问题。下一步,可结合襄阳综合运输网络、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产业布局,打造“五枢纽五园区”的物流空间布局;加快推动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培育本地龙头物流企业,鼓励做大做强。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交产城紧密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专题,会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